求真务实 积极创新

新闻资讯/News Center更多分类
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7-8层

电话:86 10 8800 4488, 6609 0088

传真:86 10 6609 0016

邮编:100005

国枫动态

国枫动态|“CID倡议能力建设营第二期:ESG驱动价值创造”成功举办

发布时间:2025.09.01 来源: 浏览量:120

2025年8月28日,由CID主办,CID战略合作伙伴Turbo Net Zero、国枫律师事务所与盛世聚鑫共同协办的“CID倡议能力建设营”系列活动第二期在国枫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。本期以“ESG价值创造与实践路径”为主题,聚焦私募股权投资全周期的价值创造:从投资机会的精准发掘、商业模式的优化设计,到风险与合规体系的完善,再到运营改善、绩效管理与退出阶段的价值实现。


在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与中国证监会强制ESG披露新规落地的双重背景下,作为推动中国私募股权行业ESG生态体系建设的平台,私募股权行业ESG倡议(CID)持续搭建能力建设与经验交流的桥梁,致力于为行业带来更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的经验,推动ESG真正成为价值创造与行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。


1.jpg


2.jpg


陈卓先生


本场活动由Turbo Net Zero管理合伙人陈卓先生担任主持。


3.jpg

姜燕女士


CID秘书长、盛世投资合伙人姜燕女士致开场辞,她表示,中国私募股权行业虽有上万家机构,但ESG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。随着政策推动和监管要求的提升,尤其是在国资、险资等资金的带动下,相信ESG投资会不断深化。她同时指出,CID不仅将ESG与行业和产业结合,聚焦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、先进制造、双碳等重点领域,同时也重视引入前沿趋势和视角,比如关注性别视角等主题,构建有价值的ESG投资生态圈,促进行业交流和资源对接,并逐步形成更契合中国私募股权发展的本土化工具和方法,推动ESG真正成为价值创造的新引擎。


4.png

战铮先生


本场活动首先由汉领资本副总裁/中国代表战铮先生带来以“多资产框架下的ESG价值创造路径”为主题的能力提升课程一。他介绍了汉领资本的发展历程与全球布局。公司成立于1991年,目前管理规模超过9500亿美元,2024年投资额超340亿美元,在全球范围内布局,并在中国市场累计投资二三十亿美元,涵盖基金与直投项目。


他强调,ESG已成为汉领资本全球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公司不仅加入了PRI,并将其评估标准纳入对GP(基金管理人)的考察流程,还通过自建的GPRS评级系统在业绩、策略、风险、团队和ESG表现五个维度对GP打分。ESG被视为与道德底线和管理能力高度相关的关键指标,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权重,而中国GP在这一环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

在直投方面,汉领资本设立了专注社会影响的基金系列,总规模达6亿美元,已完成三期,投资覆盖远景能源等项目。基金聚焦环境与社会双重价值,推动减碳、就业、教育和基础设施改善等多元目标。他指出,平衡投资回报与ESG是核心要求,目标是在为投资人创造稳健回报的同时,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积极影响。


5.jpg

刘倩律师


能力提升课程二聚焦“从法律角度审视GP如何在投后提升ESG表现”,由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倩律师主讲。刘倩律师从法律与合规的视角,深入解析了基金管理人在提升ESG表现中的责任与路径。她指出,中国法律法规及基金业协会的监管要求,是ESG合规的基石。基金管理人必须首先满足法律底线,才能进一步实现更高水平的ESG合规与实践。

她将ESG的应用拆解到投前、投中和退出三个阶段:在投前,通过正面筛选和负面筛选把控项目风险;在投中,通过设置ESG条款、督促整改、开展审计以及参与公司治理,将ESG嵌入投后管理;在退出阶段,良好的ESG表现不仅有助于并购与上市退出,还能直接提升资产价值。

同时,刘倩律师强调了信息披露与勤勉尽责的重要性。如果基金管理人怠于履行职责,不仅会影响投资回报,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。她总结道,遵守法律与提升ESG标准并不是两条平行线,而是基金管理人实现稳健运营与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双重保障。

6.jpg

圆桌论坛


圆桌论坛环节以“ESG如何成为价值创造与增长的引擎”为主题,由Turbo Net Zero管理合伙人陈卓先生主持,线性资本合伙人曾颖哲先生、上海国盛资本副总经理王剑浩先生、维梧资本董事张圣桥女士、惠生清洁能源ESG主管陆金水女士作为嘉宾参与分享,围绕ESG如何成为价值创造与增长的引擎展开深入讨论。嘉宾们结合自身实践,从投资逻辑、产业选择、治理结构到企业文化建设,分享了如何将ESG从合规要求转化为价值创造动力,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。


曾颖哲先生表示,线性资本已逐渐将ESG作为驱动价值创造的核心逻辑。基金已在新能源、合成生物学和可持续技术等领域积极布局,探索从可负担的ESG”视角,实现商业回报与社会责任的双赢。他强调,ESG不只是合规要求,更应内化为企业文化,渗透在投资筛选、员工招聘、日常决策与激励机制中。通过强调价值观契合和长期主义,基金与各合作伙伴建立了更为稳固的信任关系。尽管短期可能会增加一定的运营成本,但长期来看,深度践行ESG既提升了线性投资组合的韧性,也赢得了国际投资者的青睐,成为基金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。在实践中,基金通过负面清单和正向激励确保政策落地,并在科技提升效率的项目中不断挖掘ESG驱动增长的潜力。他认为,随着全球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日益增强,绿色实践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增益。


王剑浩先生强调,ESG在投资中首先是风险防控,能够帮助基金在投前、投中、投后规避因环保、劳务或负面新闻带来的减值风险。他指出,虽然负面事件短期未必影响营收,但最终会压低估值,影响退出表现。其次,ESG推动公司治理改革、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,使企业发展更规范稳健;符合ESG标准的企业在并购和上市环节更具吸引力,能实现更高的估值溢价。他特别提到,国盛资本设立的纾困基金,通过资本注入和治理改善帮助困境企业恢复元气,并在过程中引入ESG体系,实现风险化解与价值重塑。王剑浩认为,随着“双碳”战略、产业链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深入推进,LP对合规性和规范运营的要求日益严格。在“既要回报、又要合规、还要可持续”的新标准下,ESG不仅是底线,更是获取绿色溢价、推动长期价值增长的重要路径。

张圣桥女士指出,维梧资本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“doing well by doing good”的理念,以生态系统式方法(Ecosystem Approach)为底层框架,通过资本、科研、产业、临床与人才的多维联动,放大环境与社会的正向影响。公司建立了详尽的ESG评估清单与黑名单,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设立严格禁投清单,并以标准化尽调和投后监测将ESG深度嵌入治理与运营。她强调,医疗健康行业与ESG天然契合,既改善公共健康,也在无药可治疾病和孤儿药研发中体现社会价值;维梧的被投企业案例(如人工心脏与罕见病药物)表明,技术突破完全可以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商业回报。她进一步指出,维梧资本的生态系统式价值创造并非单点赋能,而是推动跨企业、跨产业链的协同,形成可持续的正向循环与效率提升。ESG是公司的天然优势,但必须与产业逻辑和投资逻辑同频,方能沉淀长期竞争力。在退出环节,公司注重并购与IPO中的ESG标准,回应LP对指标化、数据化要求日益提升的趋势,从而在平衡社会贡献与投资收益的同时,提升资产质量与估值表现。

陆金水女士指出,ESG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工程,需要建立由高层直接领导、跨部门协同合作的“自上而下”的长效治理机制。她介绍,惠生清洁能源已逐步建立ESG管理体系,通过引入国际ESG标准框架,定期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差距分析,持续追踪和提升ESG关键绩效。同时,她指出,ESG更应融入到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日常运营中,逐步打造并形成“自下而上”的ESG文化。ESG的落地,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参与,惠生清洁能源积极开展一系列ESG文化建设项目,定期发起全员共治的ESG行动,鼓励并赋能每一位员工深度践行ESG。她强调,ESG不应只是管理手段,更应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,通过制度化、标准化和流程化,将理念落实到研发、供应链和能源管理等每一个环节,实现财务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。

通过能力建设营嘉宾们的分享可以得知,ESG已不再是附加项,而是影响投资决策、企业战略和市场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无论是将其嵌入投资流程,还是内化为企业文化,抑或通过制度化与数字化手段实现治理优化,ESG正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共同语言。未来,如何平衡商业回报与社会影响,将决定ESG能否真正成为驱动行业和企业持续增长的引擎。

本次CID倡议能力建设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参会嘉宾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,还促进了ESG投资从理念倡导到实操落地的关键转变。未来,国枫律师事务所将继续与各界伙伴合作,提供前沿的ESG法律合规支持与战略指引,助力企业在监管变革中把握机遇,共同推动私募股权行业迈向负责任、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。


相关人员